欧洲对中国的傲慢已经深入骨髓
发布日期:2025-11-16 16:51:03 文章作者: 纽扣系列
最近,中国快时尚平台Shein(希音)遭遇了烦:他们家的全球首家实体商店在法国巴黎的BHV百货开业,结果当天就遭遇了强烈的抗议,大批人群聚集在商店门口高呼“Shein可耻”,要求Shein离开法国。
法国政府突然之间也变得高效了起来,就在Shein实体店开设当日,法国政府宣布,将出台法律封禁Shein在法国的网上运营,法国总理办公室也作出决定,在Shein证明运营符合法国法律之前,法国禁止该平台在国内使用。
教员说过:“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法国人之所以对Shein有如此态度,背后照射出来的,其实是老欧洲作为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对于代表新秩序的中国企业的极度傲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一个主打服装的快时尚平台会被最爱时尚的法国人。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家针对海外市场的外时尚品牌,2012年创业,后来总部搬到了新加坡,并不在中国本土进行销售。
“快时尚”这个词虽然听上去有点陌生,但其实距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所谓“快时尚”,其实是服装行业里的一个细致划分领域,中国一二三线城市中,绝大多数商场的核心店铺都被各种“快时尚”企业占据的。
就一句话:让那些钱包不够厚、买不起PRADA的人,也能穿上带PRADA调调的衣服。
说白了,快时尚的核心价值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最新流行的衣服设计做出来,再用便宜的价格卖给大家。所以你看,买快时尚的人,其实图的根本不是衣服本身,而是那种“跟上潮流、有面子”的爽感。
ZARA当年的打法,那叫一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LV、PRADA那些大牌的时装秀刚结束,ZARA转头就把人家的设计“搬”过来,马上安排生产。最快只要三个星期,ZARA的衣服就能从生产线下来,两天之内,就能挂进店里开卖。而传统时尚品牌走完这一套流程,经常得花上半年。
在ZARA和H&M已经把“快”做到头儿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再有人比它们更快了。
可SHEIN一出场,直接掀了桌子——它代表的“快时尚2.0”,简直是对ZARA们的降维打击。现在业内好多人说,用“快时尚”来形容SHEIN已经不够了,它根本就是“实时零售”。
现在大家不都抱着手机过日子嘛,SHEIN就直接从App上抓数据,分析你们喜欢什么、点开什么、停留多久。数据一出来,它立马动手设计,72小时内搞定。设计完了马上做货,但每个款就做一两百件,甚至几十件——干嘛这么抠?就为了试试水,看看哪款能爆。
一旦发现某个款在TikTok上火了,马上开足马力加单生产;而那些没人理的款,立刻下架放弃,毫不留恋。
这么一来,从画图到卖出去:传统品牌要半年,ZARA要20天,而SHEIN可能5天就搞定。再加上SHEIN基本没实体店,全靠线上卖,所以哪怕算上跨国物流,一件衣服从设计到你拿到手,顶多也就14天左右。
SHEIN能做这么大,主要靠两个东西:一个是珠三角的“柔性供应链”,另一个是海外抖音Tiktok。
先来说“柔性供应链”。它就像服装行业里的“外卖厨房”——没有门面、不接堂食,只接订单。SHEIN自己开发了一套订单管理软件,让合作的工厂一定得安装。这样一来,SHEIN就像在美团上点外卖一样,随时指派工厂生产指定款式的衣服,又快又便宜。
这些工厂大多是小厂,最怕没订单。SHEIN不仅“包养”了他们,还用数据帮他们精准控制产量,减少库存积压。珠三角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服装厂都成了SHEIN的“柔性供应链”,这是它能迅速反应、低价更新的基础。
再说Tiktok。这个APP在欧美年轻人中特别火,每天平均要看50分钟以上。SHEIN就抓住这一点,把Tiktok当作主战场,疯狂投广告、找网红合作。只要你有几万粉丝,SHEIN就愿意合作;超过15万粉丝,更是重点对象。
靠着这套打法,SHEIN在美国差不多有1亿人了解这一个品牌。现在,他们连国内那套“直播带货”也搬到欧美去了,效果一样好。
一边是“点外卖”式生产的供应链,一边是Tiktok上的强力推广,SHEIN的成功,能够说是把中国的互联网玩法和制造能力复制到了海外。
就这么一个人畜无害的、卖衣服的生意,Shein为什么就遭到了法国人的乃至法国政府的反对呢?
表面上看,网上很多消息都说这是因为Shein碰到了“儿童色情”的高压线——法国媒体发现Shein上面正在销售一款80cm身高、手拿泰迪熊、女孩儿外观的硅胶娃娃。除此之外,法国媒体甚至还发现Shein上面有人在销售法国政府严格管控的A类武器——砍刀和金属拳套。
现实是,且不说这个硅胶娃娃是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种硅胶娃娃,关键是这个娃娃其实根本不是Shein自己的东西,而是一家注册在香港的法国公司制作的东西。
你们法国人自己干的好事,就因为在中国购物平台上销售了,就要把锅甩到中国人头上?
实际上,整个事情都散发着一股欧美媒体常见的气息——Shein出海已经很多年了,甚至2015年开始就在深耕法国市场了,到如今都十周年了,在美国没事,在东南亚没事,怎么一到欧洲就出事了?还这么巧,偏偏就在实体店即将开业前几天出事。
我们中国还有句老话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呢,在美国好端端的Shein,在法国却出了问题,那我们是否也能理解为:Shein在法国学坏了呢?
一说中国制造,那就是“不环保”“强迫劳动”,全然忘了Zara、H&M在越南、柬埔寨、孟加拉是怎么玩的,全然忘了法国人是怎么给马达加斯加工人一个月500人民币还要别人当牛做马的。
做人还是要讲常识和逻辑的,你不能一边说中国用工成本高、制造业转移,一边又说中国制造是血汗工厂、靠的全是廉价劳动力——能说出“用工成本高的廉价劳动力”这句话的人,不拿一个“矛盾文学奖”我是不服的。
这就好比生活作风的问题,从来都不是致命的错误,但却永远是最好用的攻击武器。
Shein为何会在法国遭遇如此巨大的敌意,根本来看,还是因为Shein动摇了法国人在时尚行业的利益——不单纯是抢占市场这么简单,更不可思议的是价值观的矛盾。
Shein在2024年的全球销售额达到了370亿美元,与此同时,传统的巨头Zara只有300亿美元。
Shein选择把全球首家实体店开在巴黎,本质上是要摆出一种姿态——我Shein不再是一个廉价的、低质量的、没有品味的品牌,我是一个有资格在巴黎登堂入室、占据大店C位的国际品牌。
也正是出于如此目的,Shein在法国开店的选址,就选择了有170多年历史、位于巴黎核心玛黑区的BHV玛黑百货商场——这里是整个巴黎中产阶级的核心阵地,是全世界讲究精致生活的布尔乔亚和小布尔乔亚的精神圣殿。
Shein能在这里立足,就等于它的国际地位得到了认证,未来可以有更高的溢价空间。
而且,BHV本身对此其实也是很欢迎的。能有这么赚钱的一个牌子入驻,BHV是必然不会往外推的——毕竟BHV商场背后是法国SGM百货公司,公司希望能靠引进Shein为商场吸引更多年轻的顾客。
只不过,引入Shein你是自豪了,别人可未必——法国国内,反对Shein的人如过江之清道夫,可以说是源源不断。
早在Shein的实体店开业之前的一年,2024年3月14日,法国国民议会全票通过了一项旨在打击“快时尚”的法案,理由是“快时尚”对环境能够造成危害——法国生态转型和国土协调部部长贝许表示,这次投票使法国成为全世界首个“立法限制’快时尚’过度行为”的国家。而今年6月,这个法案得到了参议院的通过,已经正式落地了。
法国参议院通过法案以管控快时尚行业:法国参议院周二通过一项法案以管控快时尚行业的供应商,例如电商巨头希音,旨在减少纺织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因为法国人认为纺织业的污染最严重,所以要禁止最廉价的纺织品广告,要对低成本的产品生产环保费,而收来的钱,则会被用来奖励那些积极保护自然环境的品牌。
不是,哥们儿,不是说环保吗?怎么不考核供应链、不考核原材料、不去工厂抽查污染物排放,看什么产量呢?
说一千道一万,不就是因为干不过Shein嘛——Shein的本质是科技,靠分析社交网络的趋势,才能一天7000多款产品,而老牌的Zara和H&M,还是原来的老模式,所以一天只能推出300多款。
这荒唐的程度简直就是要根据速度来限制交通工具,说汽车不安全,大家还是去骑马吧。
来自法国成衣品牌Paul&Joe的CEO德穆尔女士(Marie-Emmanuelle Demours),她的观点在老局看来简直已经到了没办法理解的程度。
“他们抄袭任何人、任何品牌。他们不尊重人、不尊重地球、也不尊重创造力。”
WTF???你是来刻意逗我笑的么???怎么2025年了,还有人在吹古法制作啊?
还说人家Shein抄袭,一天7000款的Shein抄袭谁啊?除了Shein还有谁能有这种更新速度啊?7000字的文章抄袭700字的文章?
你怎么不去问问本地法国老百姓是怎么看的——Shein开店当天,就有记者问过消费者为啥要买Shein,人家说的就很明白了。
因为她管理的Paul&Joe品牌,一件最基本款的白衬衣,售价能高达2341美元。
毕竟,这种来自快时尚的冲击,法国人不是第一次遭遇了。当年Zara和H&M,这一南一北两个欧陆品牌,就已经给法国人上过课了。
Zara和H&M的那种模式,就已经让法国服装行业遭遇重创了,但法国人并没有想着自己也发展快时尚,单纯就是抱怨、就是站在道德高地上说自己如何如何高贵,单纯就是感觉自己逼格高,不想屈尊降贵去迎合泥腿子们的消费。
从这一点上来说,法国人在觉悟上甚至不如大清。大清好歹还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法国人直接躺平了,老巴黎正白旗非遗了属于是。
最后的结果就是,法国这些顾影自怜的老牌子除了说些风凉话,其实已无什么别的招数了——今年2月到7月,Shein在法国的MAU均值达到了2700万以上的水平——而法国总人口,不过6800万而已。
以法国在时尚行业的沉淀、以他们在时尚领域的人才密度和话语权,法国人如果能掌握Shein的商业模式,如果愿意和中国合伙搞生意,那获得成功其实是非常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法国本土的服装产业一年不如一年,法国人本来也有心重振雄风。
这个承载了欧洲人独立自主梦想的新能源电池制造项目,投资150亿美元,超千亿人民币——放在国内别说造个电池生产厂了,都够买下好几家二线电池企业了。
不是因为欧洲人不懂技术,而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傲慢了——请过去的中国工程师和技术员,在Northvolt项目里并没获得重视,反而经常被欧洲人质疑生产的基本工艺和产品质量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