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贵州钎具品牌辉煌
发布日期:2023-09-08 05:23:58 文章作者: 赢咖5盛煌平台/案例
本报讯 (记者 王鲁铨) 3月20日,贵州惠沣众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董事长尚荣平守在高温炉旁,紧盯着每一道生产工序……
钎具大多数都用在矿山开采、基础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岩石开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贵州就是钎具的主要科研和生产基地,长江三峡电站、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等大型工程建设,都有贵州钎具的身影。
“贵州钎具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2013年,上海工程机具OEM配套服务商尚荣平及其创业伙伴选址贵阳市经开区小孟工业园,成立了贵州惠沣众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走上了重振“贵州钎具”品牌辉煌的追梦路。
公司成立之初,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教授、贵州省省管核心材料专家、贵州省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主任梁益龙,就带着研究团队和新材料的最新成果加入创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我们已取得了一项新型材料国家专利,它能有效提升钎杆机具的常规使用的寿命。”研究小组成员,贵州大学雷旻教授告诉记者,
凭借优势技术的支撑,惠沣众一机械制造迅速布局。瞄准露天矿山开采和大型工程基础施工中需要的T38、T45、T51等型号,和液压凿岩机专用的接杆钎等配套产品,建成大型深井式渗碳炉,可实现7.5米长杆或轴的渗碳、淬火、回火热处理。
随着“喷”的一声震响,近千度高温的深井式渗碳炉打开炉罩,火红的钎杆跟随起重机离开渗碳炉,经过一系列严控的冷却、回炉工艺后,一根钎杆初步成型。
“这是我们的‘杀手锏’,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雷旻和记者说,在严格工艺控制下,温度、时间的变化直接决定着材料的品质的稳定性。
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雷旻教授曾将实验室搬进生产车间。控制室里,技术人员通过对中空钢材料的成分分析检测,不断调整和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参数,提升产品的性能指标,提升产品性价比。为实现产品性能的最优化,企业还在钎杆和连接套相衔接的螺纹处下了大“功夫”。
数控机床旁堆放着各种中空钢材料,工人们通过对不一样的材料的螺纹锥度、切削厚度反复实验,寻找出生产的基本工艺与材料特性相匹配的生产数据。
“只有积累了基础数据,才能实现公司制作技术的突破。”贵阳市市管专家、惠沣众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技术老总刘勇,带领工人从切削工艺开始,不断累积实验数据,最终实现了生产的基本工艺的严格控制。
目前,该公司已成功获得2项新产品专利和3项新材料发明专利,成功打开了广西、云南等地市场,还引来了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关注和扶持,注入400万股权投资,为企业提速加足了马力。